当前位置:首页 > 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
铜山区推广党建+股田制促进村级集体增收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08-26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老促会 徐军瑞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位于江苏西北部,环绕徐州中心城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曾经战斗过的豫皖苏革命老区之一。近年来,铜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各项部署,紧抓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创建机遇,在扩大规模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富民强村等方面加强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铜山特色的“党建+股田制”经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关经验做法先后在国家发改委《发展改革参考》、新华日报头版刊发。2023年9月江苏省促进村集体增收现场会在铜山召开。近期铜山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协会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和区委研究室组织调研组,通过座谈走访和系统梳理,对全区推广党建+股田制以来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形成阶段性调研报告。

一、推广党建+股田制的背景和过程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同年,铜山区获批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主题就是“发展‘股田制’探出农业规模经营新路”。自2013年开展试点至今,铜山区党建+股田制推广工作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十二五”时期的初步试点阶段。2012年铜山区选择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村改革试点课题,分别在棠张镇跃进村和柳新镇马楼村开展党建+股田制试点,第二年又增加了郑集镇石楼村。二是“十三五”时期的稳步推进阶段。选择了30个村其中14个经济薄弱村稳步推进党建+股田制试点,期末发展到52个村,为全区高质量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十四五”时期的全面推广阶段。全区“党建+股田制”推广到128个行政村,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43%,经营面积超10万亩。党建+股田制的经营模式更加完善,保障机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更加凸显。

二、“党建+股田制”的主要经营模式

“党建+股田制”是由村党组织领办,村集体以资金和资产入股,村民以承包地入股,构建形成的“支部领办、群众参与、合作经营、按股分红”规模经营新模式。

一是围绕党建引领,发挥集体优势。充分发挥村书记头雁作用和村干部带头示范、沟通协调作用,由村党组织领办,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上级奖补、集体自筹、农户入股等渠道启动资金,将分散经营的小田流转为适宜现代化机械化耕作的大田。农民可以务工者身份参与劳动、获取报酬,为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奠定基础。

二是围绕规模经营,实现降本增效。股田村在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经营作用的基础上,积极与种植、植保、农机等各类社会化农事服务组织合作,按照统一规划平整、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播种育秧、统一农田管理、统一耕种收割、统一收储营销“六统一”原则,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耕种管收销”全过程专业化水平。经综合测算,打通田间堰埂增加种植面积约5%,机械化规模化耕作后,平均节省生产成本15-20%,亩均增产10%、增收300元以上。

三是围绕收益共享,完善分配机制。股田村的收益大多按照村集体、合作社、村民3:3:4的比例进行分成,实现利益共享。农民权益有保障,“党建+股田制”不改变土地性质及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农民每年享有土地流转费用每亩约1000元,耕地地力保护等政策补贴每亩约120元,同时还可根据经营情况,享有年底股份分红每亩50-150元不等。农民从土地中得到解放,2022年以来,股田村累计释放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平均每人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4000多元。村集体收入有提升,所有试点村历年经营均实现盈利,带动村集体平均年增收超20万元、最高的增收100万元。村集体的收益主要用于发展村级产业、集体经济积累、基础设施完善等村内事务。合作社发展有支撑,合作社收益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农机具等经营活动,持续提高集体资产和生产效益。

三、推广党建+股田制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铜山区坚持区镇两级党委推动、政策统筹、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党建+股田制的机制举措,形成责任清晰明确、资源精准投入、管理逐步完善的党建+股田制推广工作格局。

(一)突出统筹推进,构建齐抓共建新机制。建立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组织、财政等部门和镇街合力推动,村党组织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将股田制工作纳入区对镇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镇街对村综合考核,列入区农业农村重点工程,定期调度推进,全面压实责任,有力推动“党建+股田制”试点增量扩面。2021年以来,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实施“党建+股田制”助推富民强村行动的意见》《推进“党建+股田制”工作的十项措施》等系列文件,有力整合资金、人才、农事服务等资源要素,完善合作社成立、日常管理、利益分配等工作流程,构建村集体内部监督和政府职能部门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机制,推动“党建+股田制”改革日趋成熟定型。

(二)突出政策集成,激发创业强村新动力。一是整合资金破解“启动难”。先后整合省市区扶持经济薄弱村增收项目资金、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超1.4亿元,助推股田制项目实施。2023年铜山进一步创新村集体融资方式,与建设银行、农担公司合作推出规模3000万的“苏农担 徐州股田贷”业务,以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的经营权为抵押物,给予单笔担保金额上限为50万元的贷款,并通过银行增信、区财政贴息50%等方式,将原年利率4%降到2%以内,为股田制项目全面推广提供快捷、便利、低成本的启动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向全区29个股田村已发放股田贷634.8万元。二是多元支持增强“保障力”。优先向股田村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循环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目前,股田村中85%的田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股田村”党组织班子业务培训,组织对接省市农科院,已帮助20余个村引进水稻良种、优质甘薯等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高科学种田水平。重点向股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定制村干”、金融村官,股田村兴村后备人才平均已达2名以上。试点实施农业收益保险,以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单位,以年净收益200元/亩为基数,基础保费40元/亩、赔偿限额200元/亩,也可根据收益需求按照保费与赔偿限额1:5的比例定制投保方案,目前已有25个村累计投保1.1万亩,有效降低了股田村因灾因疫减收风险。三是强化激励调动“事业心”。建立“基本报酬+绩效考核+创收奖励”薪酬制度,从当年度集体占股收益中列支不超过20%的资金对村干部进行奖励。按照“定产量、控成本、比效益”的原则,从合作社当年收益中,对参与经营管理并超额完成效益的村干部和管理人员,予以增量收益的重点奖励,村干部实现人均增收约1.2万元。开展“党建+股田制”主题竞赛,采取月调度、季评比、年表彰等方式,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突出因地制宜,蹚出持续发展新路径。坚持种粮优先稳步启动。优先选择近5年实施过或即将实施高标准农田的地块入股,提倡在股田制经营初期以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通过国家保护价收购和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障,有效降低股田制经营风险,实现股田制经营稳定收益,保障股田制试点推广平稳实施。坚持分类指导融合发展。重点引导黄河故道和五环路沿线村庄实施“党建+股田制”,与粮食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产业有效衔接。在做好股田制试点的基础上,指导有条件的村结合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发展稻田混合种养、大豆玉米套种等高效农业、果蔬采摘等休闲农业,拓展配套仓储、物流、电商、民宿等项目,繁荣特色产业,涌现出房村镇马家村种植富硒大米增收50万元、房村镇窦家村稻虾混养增收30万元、黄集镇黄西村开展水稻良种种植增收30万元、郑集镇石楼村成立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和电商中心多渠道促进增收等典型示范。

四、推广“党建+股田制”取得的主要收获

一是探索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党建+股田制”通过集体领办、土地整合、连片经营,有效提高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

二是蹚出了资源禀赋一般村增收致富途径。“党建+股田制”经营模式起步门槛相对较低,村组干部大都具备农田管理、农产品经销的基本能力,本村土地、农机等资源可以实现最大化整合利用,为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缺少产业基础和自然山水资源,集体增收困难的村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增收途径。

三是通过土地要素整合提高了农村综合治理效益。将“党建+股田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农业、殡葬改革、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在普通农田变成了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增加了基本农田面积,提高了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农田退水、化肥农药减量等工作有序实施,经济、生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充分彰显。

四是形成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发展融合模式。“党建+股田制”探索了支部党建与集体产业发展有效的结合方式,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履职作为可观可感,评价机制更加清晰,进一步调动了干部创业的积极性。村干部在股田制推进过程中提高了为民服务意识和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村集体收益重点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困难群体帮扶等事业,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地址:徐州市云龙区兴龙路9号    咨询电话:0516-80807928    苏ICP备2023031779号-1

电子邮箱:13952230592@163.com        版权所有:徐州市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促进会